教师平台

忘记登录密码?
登录
首页
学校概况
教工之家
党团活动
二十大专题
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我们这么干!
党建
活动
牢记嘱托见行见效
德育之窗
缤纷课堂
教务缤纷课堂
英语特色
教育科研
多彩阳光
校园安全
纪法教育月专栏
教师队伍
校园公告
校园文化建设
垃圾分类
急救科普
更多菜单
德育之窗
当前位置: 首页 德育之窗
官网首页
学校概况 教工之家 党团活动 德育之窗 缤纷课堂 英语特色 教育科研 多彩阳光 校园安全 纪法教育月专栏 教师队伍 校园公告 校园文化建设 垃圾分类 急救科普
家长学校(十)解锁绿灯思维 照亮孩子成长之路——家长学校开讲啦
2025-07-24
阅读数:80
背景音乐

在家庭教育领域中,思维模式就如同指挥棒,不仅影响着家庭关系,更引导者孩子的成长。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 “绿灯思维效应”,探寻如何通过积极的思维方式,为孩子的成长带来更多可能。


01

理解亲子关系中的绿灯思维

亲子关系中的绿灯思维,指的是家长面对孩子的想法和行为时,以开放的心态去了解与接纳,而不是一味否定。有研究发现,消极封闭的红灯思维会阻碍亲子间的沟通,让孩子逐渐关闭心门;而积极开放的绿灯思维能增进亲子关系,帮助家长发现孩子潜力,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

就像是伴随着本学期期末检测结束,无论孩子的检测结果如何,红灯型思维的家长都会觉得不甚满意,看到孩子成绩不错,家长就想让他明白“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看到孩子成绩平平,家长则希望他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要是孩子成绩落后了,我们更是习惯性地告诫他“笨鸟先飞”。而绿灯型思维的家长会以积极情绪和积极认知看待孩子的检测结果,通过情绪调适、积极关注以及合理归因等方式帮助孩子学习与成长。

(一)疏导情绪

情感支持是每个人获得安全感、幸福感的基础和来源,家庭也是孩子获得情感满足的重要场域。当看到孩子因检测结果出现负面情绪时,我们可以运用“事实+感受”的方法帮助孩子觉察、接纳、疏导自我情绪,比如“妈妈看到你的检测结果,体会到了你的难过和郁闷”,这个过程中,我们尽量不去评判孩子情绪是对是错或是给出主观评价,而是允许情绪自然流淌就好。比如在感到愤怒时,可以借助“冷静泡泡”的技巧,试试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吹一个大大的泡泡,随着泡泡变大,愤怒也随之消散;或是在感到悲伤的时候,可以吃一块糖,让甜甜的感觉冲淡心里的痛苦;亦或是短暂放空自己,晒晒太阳,看看天空,仿佛太阳和清风也可以把难过赶走。另外当孩子情绪过于强烈时,他可能无法用有效词汇来表达自我情绪,这时候就更需要家长及时关注,准确运用情绪词语帮助孩子体会情绪。

(二)积极关注

受心智发展和年龄经验的限制,青少年特别容易将某一次失败看作是自己的全部,定义为“自己就是不好、自己就是不行”,而这种过度灾难化的思维又会不断拉低孩子的价值感,这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将目光转移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和取得成功的地方,从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不断提醒自己“一次考试失利不等于人生的失败”、“人生不会被一个分数定格”,最终提升自我效能感。

(三)积极归因

固定型思维的孩子经常会把错误或失败归因为“我不行”、“我能力差”等,并且把这当成是永久、普遍的原因。而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即使遇到挫折、失败,也会把它们归因为一个暂时、特定的原因,并且认为这些挫折、失败都是可以被解决的。因此,当孩子对自己的检测结果不甚满意时,我们不如引导他们合理积极地对问题进行归因,并教会孩子使用“Yes Yet”的句式,即“虽然现在没有做好,这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找对方法,积极行动,一定可以有所成长与收获”。


02

有效对话 打开孩子心门

青少年有时会和我们陷入到激烈的争吵中,甚至于对我们说些很讨厌、很恼人的话,或是将所有的问题都转嫁到我们身上,有时甚至会责怪我们,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下一分钟孩子可能就会恢复过来,变得开心,然后跑过来想要跟您互动交流。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可能会觉得很无力、很难过,甚至于有想要放弃孩子的想法。然而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以上现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经历和体验的过程,并不是他们故意为之,而是受大脑发育不均衡、不同步的影响所致,青少年时期其控制情绪的杏仁核发育成熟、控制理性思考的前额叶皮层尚未成熟,故而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情绪化反应严重,偏爱即时满足而疏远延时满足。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唯有先接纳允许孩子出现这样的成长变化,以合适的方式帮助孩子看到情绪、疏导情绪,比如用“情绪温度计”替代质问—“你看起来有点烦躁,需要妈妈陪你静一静吗?”,当然这里也需要家长先做情绪拆弹专家,当感到怒火上涌时果断暂停“妈妈需要冷静一下,十分钟后我们再谈。”这之后,再尝试着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健谈的人,我们可以保持开放的态度,鼓励孩子自由地表达他们的兴趣、观念、期待、渴望和价值观等等,即便是孩子所阐述的内容不被我们所接受,我们依然可以保持好奇,去与孩子谈论“是什么、什么原因、怎么去做”等内容,而不是让我们的谈话变成自己的演讲。

另外,基于青少年更注重面容和面部表情的特点,在谈话时,我们也应注意自己的眼神、表情以及肢体动作等等,这是因为面部表情包含了重要的社交信息,比如内心此时是如何感受、自己对他人有如何评价、我们在想什么等等,而青少年比儿童和成人更容易识别出表情的细微之处和情绪线索,解读出表情背后的深层含义,即使那时我们自己都觉得没有那层感受和含义。


03

亲子沟通需要适度留白

“留白”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和设计中常见的一种手法,旨在突出重点目标并留下想象空间,引发人们更深的思考和体验。在亲子沟通中运用留白艺术就是为了让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期待、情绪与渴望,从而有效避免全干预、全专制、全垄断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 

当然亲子沟通中的“留白”并不是指家长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对孩子放任不理,它强调的是家长要守住教育责任的底线,根据孩子的先天优势和后天特质,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给孩子留足理解、表达与选择的空间,并呵护孩子的主体意识、发掘孩子的积极品质、了解孩子的需求、把握孩子的特点,从情绪、表达、选择等诸多方面巧妙地留出“空白”,更好地助力孩子身心健康全面成长。 

(一)情绪“留白”——变抱怨为接纳 

“说过很多遍的事,同样的问题,孩子还是会一遍一遍地出错”

“明明都说了该怎样做,可孩子却不听”

 “为了他好,将最好的选择告诉他,可他却一意孤行”…

诚然,类似的情况总会让家长的情绪失控,让一开始的积极沟通,又一次变成了亲子冲突,这是因为双方在情绪的支配下忘记了原本的客观事实,忘记了向对方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因此,家长需要在情绪上给孩子留出缓冲空间,接纳并尊重孩子的感受,停止抱怨,允许孩子出现情绪和问题,从包容孩子的“失误”、尊重孩子“幼稚”中,看到生命的多种可能,最终让孩子在情绪留白中慢慢体会与反思。在此过程中,家长也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着急地将自己不分时间、场合、方式的说教与指责,以及自己的愤怒、不安、厌烦等情绪扩散到说出的每一句话、看待孩子做的每一件事上。



(二)表达“留白”——化唠叨为引导 

家长在和孩子沟通过程中总是会担心孩子没有将自己说的话听进去,或是怕自己说的话没有力度,因此会通过“反复说”、“持续说”的方式让孩子重视,认为说得多才能起到强调效果,才能让孩子记住。殊不知,家长在跟孩子交流时,说得过多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孩子变得麻木,失去分享的兴趣,最终对家长的话置若罔闻,也就是心理学上说的“超限逆反”现象。诚然,孩子需要教育,需要提醒,但不需要时时刻刻被说教。比如面对冲突事件,经过家长的引导与教育后,他们需要时间去消化并调整自我认知,而当孩子整合好自己的理解与认识,想要就此事件跟经验更丰富的家长探讨时,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些表达留白的空间,鼓励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等等。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放下自己的话语权威,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耐心倾听孩子的表达,不做过多评判,并忍住自己即将脱口而出的“重复性话语”,尝试用少而精的问题引导孩子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诉求。

(三)选择“留白”——转“强势输出”为“赋能助力” 

家长要多关注和鼓励孩子,不过多干涉孩子的选择权,为孩子的选择创设留白空间,让孩子在选择时更有信心,使其把握做事的机遇,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必过分担忧孩子的选择是否完全正确或是可能会偏离自己的可控范围,我们应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容忍不确定性,充满好奇心,对孩子成长保持探索的热情,更为重要的是拥有成长心态,视失败与试错为成长的垫脚石,唯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厘清思路、做好规划、赋能助力。故而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相信孩子有处理问题的能力,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具体来说就是家长不应时时管、事事管,但也不要什么都不管,“选择留白”的智慧在于掌握好教育的尺度,给孩子一定的成长空间,有重点地与孩子沟通并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综上,“绿灯思维”犹如明亮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它提醒我们,唯有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接纳不同的声音,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世界,方能实现自我超越,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最后,希望家长们从现在开始,从当下做起,培养绿灯思维,用全新视角拥抱家庭教育与亲子生活,终有一日,我们会发现不一样的美好。


(文字来源: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高翔宇)

转自:天津市育家幸福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0
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赞吧! 已赞
返回学校官网
查看详情
精选评论
1-10 of 704 项目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GO
非公开文章
非本校不可阅读
可能是以下问题造成:
① 非公开文章不支持在电脑浏览器打开,在浏览器打开统一显示无权限
② 您非本校,无权查看,请联系学校老师将您添加到学校成员
有疑问请点击联系客服
学校地址:全课云街道88号
学校邮箱:quankeyun@qtone.com
联系电话:0760-xxxxxxxx
微信公众号
东区全课云小学微信公众号
发送
东区全课云小学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3012号
12010643001-17001 广东全通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1
点击  ,再点击转发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师生阅读率